在追求健康与天然的消费浪潮下,白桦树汁作为一种独特的功能性饮品逐渐走入大众视野。它不仅承载着自然的馈赠,更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。目前,黑龙江省已正式颁布《DBS23/ 003-2018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白桦树汁》地方标准,为白桦树汁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规范。同时,桦汁浓缩液也被卫生部监督局列为已获批准新资源食品,并在其官方函件中明确指出。
白桦树汁,指从桦木科植物白桦树树干中流出的液体。春季,随着气温回升,白桦树根从解冻的土壤中大量吸收水分,这些水分将树干中蓄积一冬的营养物质充分溶解,从而形成桦树汁。其采集多在冬季和春季进行,新鲜的桦树汁是无色透明液体,带有微微的甜味,营养丰富。
白桦树多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河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,其中东北地区资源尤为丰富,是我国重要的白桦资源分布区。小兴安岭的白桦树林区分为生态林和经济林,人工采集只允许在经济林中进行,以平衡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。在国际上,北欧、俄罗斯等地已形成成熟产业模式。而我国虽具备资源优势,但产业化进程仍处于初级阶段。当前我国桦树汁产业发展面临资源潜力未充分释放、产业链条不完善、市场认知与品牌力不足、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。不过,随着消费者健康养生观念的普及,一些品牌开始积极推广白桦树汁,产业发展呈现上升趋势。
近年来,白桦树汁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。2024年3-6月,白桦树汁在抖音平台销售额达到9607.0万元,同比增长834.8%。随着健康消费观念的深入,预计未来白桦树汁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。目前“白桦树汁”赛道相对小众,“白桦树汁”相关企业有35家,以小微企业为主,且有14家企业已注销/吊销执照。市场上主要品牌有林源春、喜桦、忠芝等。由于进入门槛相对较低,随着市场潜力的释放,未来可能会吸引更多企业进入,竞争将逐渐加剧。
桦树汁的采集一般采用封闭式采液法,即单株挂桶分散采液法。采液器具包括采液管、输液管、接液桶或接液袋等。安装采液管时,用小锤将管的一端打入已钻好的树孔内,确保接头处严紧防泄漏。采液期间,需对采液孔道、接液桶等采液器具用食用酒精经常进行清洗消毒,防止杂菌感染。当桦液分泌逐渐减少并出现浑浊,有乳状物堵塞孔道时,应停止采液。采集后的桦树汁首先通过双层或多层干净无菌纱布进行过滤,去除其中的杂质。然后采用合适的杀菌方式,如高温瞬时杀菌或其他先进的杀菌技术,在保证桦树汁营养成分不受过多损失的前提下,杀灭其中的有害微生物,延长保质期。若生产浓缩液,则以白桦树汁为原料,经过滤、杀菌后,通过低温浓缩等工艺加工制成浓缩液。
采液管、输液管等属于采集桦树汁的基础设备。未来可研发智能无损采集设备,如仿生导管技术、微创采汁设备等,以减少对树木的损伤,提高采集效率。在加工设备方面,采用高精度的过滤设备,如板框压滤机、
袋式过滤器等,能够更高效地去除桦树汁中的杂质,保证产品的纯净度。高温瞬时
杀菌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桦树汁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,然后迅速冷却,有效杀灭微生物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营养成分和风味。此外,超高压杀菌设备等新型杀菌设备也可应用于桦树汁加工,减少热加工对产品品质的影响。对于生产浓缩液的企业,可采用真空浓缩设备,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浓缩,避免高温对桦树汁营养成分的破坏。
黑龙江省委、省政府为推进桦树汁产业发展,制定了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白桦树汁》。不过,目前全国范围内关于桦树汁采集与加工的统一技术规范仍有待完善。制定《桦树汁采集与加工技术规范》,将有助于规范产业发展,确保产品质量安全,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。
未来,除了现有的桦树汁饮料,可加快产品多元化开发,持续投入研发,突破产业瓶颈,研发更先进的智能无损采集设备、保鲜与深加工技术、高值化利用技术等。例如,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开发桦树汁发酵饮品,提升产品风味和营养价值。同时,研发环保型采集和加工设备,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白桦树汁作为一种天然、绿色的功能性饮品,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。尽管当前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,但随着技术创新、市场拓展以及行业标准的逐步完善,白桦树汁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,实现生态、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多赢局面。